朱振昱:组团发展中数字化运营平台的构建||新时代乡村共同体
日期:2025-02-17
2024年11月28日,由中国美术学院指导,中国美术学院城乡统筹综合研究院、浙江省乡村建设促进会主办,中国美术学院望境创意发展有限公司、天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二届新时代乡村共同体白马湖论坛成功举办。论坛以“深化组团式发展,构建乡村共同体”为主题。浙江省乡村建设促进会常务副会长、芒种数字乡村(杭州)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振昱发表《组团发展中数字化运营平台的构建》主题演讲。

非常感谢有这个机会来参与讨论我们乡村共同体的发展。多年来,我一直致力于数字化领域的探索,与蒋老师携手推动品牌化与数字化的双轮驱动。然而,我们意识到,即便有了这双轮驱动的引擎,若缺乏核心的运营动力,整个系统仍难以高效运转。特别是在浙江,我们进行了未来乡村数字化平台的广泛构建,但成效都不大,闲置非常严重。这一问题的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人才问题,没有人用数字化,许多村民和经营主体尚未充分认识到数字化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方面的潜力。二是数字化不好用、不管用。以永安禹上稻香的8个村为例,我们在构建平台时采用了统分结合的模式。
统——聚是一团火
通过搭建“禹上稻香八村统一数字化平台”,以小程序作为主要对外窗口,实现八村一体进行统一管理、展示、宣传、推广、销售。
分——散是满天星
用户可通过每个村单独小程序码进入各自子平台,可按喜好了解各村的业态特色,如休闲永安、康养竹园等,每个村可自行操作运营各自平台。
系统整体构架主要以一个管理后台+多个操作子平台+一个统一的小程序为主要架构。即搭建同一个管理系统总台,每个村的管理人员和业态运营人员可按照每个村不同的业态和属性搭建自己的操作平台,每个村可根据自己的业态内容搭建自己的小程序,八个村的小程序系统最终汇聚于同一个呈现终端小程序之上。
搭建一个管理后台,拥有最高管理权限可进入管理总台,可管理下属八村的建设和运营情况,同时对下辖村庄数据进行归集、管理、分析。
是于“分权分域”原则,每个村可根据自己的权限进入各自操作子平台,可以自定义功能内容和各村下属子账号的应用操作权限,相关人员在设曾的权限范围内可进入平台进行作。
每个村可对自己村庄贞面进行个性化定制,汇聚于一个入口,即外面看是一个总的入口,进入能看到各个村的百花齐放、五彩缤纷。

组件是页面配置的组成内容,支持创建特色组件,以完成对业务内容的凝炼。
支持每个村根据自己的属性特色配置自己的专属页面,支持重点页面可配置,主要包括小程序首页、我的页面等。
结合全域手绘地圈 ,集成餐饮、住宿、购物、景区、停车场、卫生间、公共设施、村委等场所信息,同时也可以集成各类业态数据,如农产商品贸易区,研学活动点位和分布区域, 同时结合村庄旅游情况支持特色线路定制,如研学线路、徒步路线等。
提供用户对村/全域的农特产商品信息了解窗口,可了解村庄和全域的农特产品,对接物流系统可以支持快递到家。
提供用户对村庄/全域认养菜园进行了解井支持认养操作,支持全程了解菜地种植的实际情况,可到村进行耕作劳作体验。
提供用户对村庄/全域研学活动进行了解并支持参与操作。
提供用户对村庄/全域景点/项目门票了解下单,同时支持对全域的套票(联票)情况进行了解参与。
可设置多个营销小活动 ,如幸运大转盘、七日签到赢大礼等活动,提高用户的参与度,同时结合积分体系实现积分获取和积分消费。
将订单核销码、会员码、优惠吗凝结一体,实现一码游全域,一码通全域。
搭建全域公用的游客广场,了解各村业态及体验情况,可对接第三方平台(如视频号、小红书)实现多平台体验数据打通。
八村与村村之间有统有分,即可以通过一个统一入口进入小程序,每个村可以独立去运营自己的特色业务信息同时村与村之间、村域全域之间也可以产生关联。
八村与村村之间有统有分,即可以通过一个统一入口进入小程序,每个村可以独立去运营自己的特色业务信息。
通过分析业务数据(时间段内的精确数据、跨时间段的数据趋势)了解产品功能优化内容和运营模式调整。

百村百面——乡村差异大
基于自然禀赋、 文化传承、风俗习惯、地理区位、产业类型,每个乡村虽然存在诸多共性特征,但需区别于城市建设,最重要的是要根据各自基础,做出特色,彰显个性。
↓
建设管理——重复建设多
乡村建设统筹管理体系尚未形成,还处于自下而上的自主探素阶段,以村舍、乡镇散点状建设为主,乡村建设功能较为简单、相似性较高存在大量的重复建设。
↓
数据汇聚——数据汇集少
多村涉及到的治理、产业、交通等数据分布于多个部门和领域,以村舍、乡镇为主体建设的多村项目,数据流通上纵向没有对接省市县,横向上村舍跟村舍之间也没有形成互通。
↓
产业经营——经营能力弱
以“可视化”大屏幕为主要载体,实际作用“看”大于“用”,政府建,百姓看。如何提高人才素质,赋能产业经营,实现城多融合,共同富裕,缺乏手段和,方法。
↓
统一积分体系,通过线上线下参与的社群活动、邻里互助、村民公益、购买商品等均可积累积分,可转化或兑换相关运营服务如奖品、优惠券、服务等。让村民和游客参与到乡村的共建共享中,形成长效的管理和运营机制,为乡村产业共富机制建立提供良好的群众和消费者基础。
围绕乡村品牌,构建智慧化乡村流量联盟体系,整合大众媒体、社交平台、新媒体和线上线下流量,高质量推动农文旅产业从资源驱动和低水平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催生露营、烧烤、采摘、骑马等新产品、新业态、新服务。注重品质驱动、美学驱动,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优化旅游产品结构,着力构建数字化产业体系。充分运用数字化AI、VR、互联网等多种技术积极对接市场消费需求,借助创意设计,将乡村资源转变为游客能欣赏、体验、购买的文旅产品和服务,为游客提供沉漫式体验,加强文物旅游项目的现场体验感。
以用户共享、业态集聚、活动共建、统一收银的机制,统一构建共享共富流量联盟平台,使线下业态和线上流量相互打通,通过线下的空间和活动体验乡村好的环境、产品和服务,通过线上更方便的购买、传播产品和服务,乡村资源、产业和服务各异,一个村的消费者通过此平台成为各村的用户,形成抱团共富的机制。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模式,让各个村庄之间形成联盟,共同打造共富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各村可以共享资源、互通有无、协同发展。同时,政府也可以作为大数据的运营公司,发挥其在数据收集、整合和分析方面的优势,为乡村共同体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最后,我想说,独行快,众行远。只有当我们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时,才能穿越千山万水、实现乡村的共同繁荣。希望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乡村共同体能够不断发展壮大,为乡村的振兴贡献我们的力量。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