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HOME
  • 创意团队
    TEAM
  • 服务内容
    SERVICE
  • 创意案例
    CASE
  • 创意资讯
    NEWS
  • 创意丛书
    BOOK
  • 创意客户
    CUSTOMERS
  • 关于我们
    ABOUT
  • 联系我们
    CONTACT
公司简介 企业文化 招贤纳士合作伙伴媒介展示
业务范围服务流程
城市美学 城市营造 文创园区 公共艺术 城市会展 美丽乡村 特色小镇 文化艺术 创意赛事
公司资讯 行业资讯 董事长随笔 设计师手札 领导关怀
创意产业年鉴 美美与共 世博丛书 杭州地铁1号线 画说桐庐
专家团队设计师团队
联系方式在线留言
  • 公司资讯
  • 行业资讯
  • 董事长随笔
  • 设计师手札
  • 领导关怀
中国美术学院教师领衔设计2022年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引导标识系统基础元素
日期:2021-04-07

2021年3月26日,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第4届亚残运会引导标识系统基础元素设计线上线下同时发布,由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视觉传达系教师周峰领衔设计。

  设计灵感来自良渚玉琮和钱江浪潮  
本次发布的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引导标识系统基础元素设计,色彩上采用了杭州亚运会色彩系统中的“虹韵紫”为主色调;图标、符号和装置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良渚玉琮和钱江浪潮。

在设计效果图中,可以清晰看到杭州良渚文化的代表之一——玉琮元素的应用。

如指示牌,通常有四个面,象征玉琮的八个方向,寓意“礼迎八方”;同时以渐进式色阶区分玉琮的“节”,并将导引信息分区分层编排,每一节正好可以说明一个信息,寓意玉琮一节一节造型的“‍节节攀升”内涵。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教师、副教授周峰



引导标识图标符号,在国际统一标准上,采取圆角化处理。“国际上使用的导视图标有100多个,每一个我们都做了相应的处理,比如指示箭头,我们将锐角改为圆角,使其更加温和。”周峰说。

该引导标识系统基础元素设计是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视觉形象系统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落实赛时功能分区和人、车流线管理,加强赛会景观和气氛营造的必要工具。


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引导标识系统基础元素重点围绕场馆侧进行设计,包括车辆交通标识、行人导向标识、功能区域标识、公共信息标识等。

导视图标符号采取圆角化处理,与杭州温润的特质相协调。同时增加可触摸的盲文标识,便于视觉障碍者使用。


一是体现关怀意识。“在有必要的地方,我们在设计上加入了盲文指示。”周峰说,这样的设计在功能上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怀。


引导标识系统基础元素

二是体现国际化。这次发布的引导标识系统基础元素中,中文和英语的大小比例达到了4.5:3.5,视觉上大小非常接近。这不同于以往的国际赛会以主办国语言为主,体现了为国际友人服务的意识。
三是体现绿色节俭。亚运会的引导标识系统是一个临时性的系统,实际使用时间只有几个月,需要秉持“绿色”、“节俭”的办赛理念,尽量选择性价比更高的材质。
“比如场馆的指引上,我们建议设计大量使用‘地贴’。”周峰说。地贴是直接贴在地面上的标示,多为不干胶制作,不仅成本低,指向也更明确,当作短期物料来用再好不过了。


另外,在一些场馆的指示牌上还将增加智能化屏幕,可以让观众实时掌握该场馆中的赛场情况和比赛信息。

接下去,设计团队将根据杭州亚组委的要求,帮助做好这些引导标识系统基础元素在场馆及城市空间中的落地应用。

“我们希望能为大家带来最清晰、明确的指示。”周峰说,“从设计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件非常繁琐、庞杂的事情,但从观众的角度来讲,观赛会变得容易得多。”

据杭州亚组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套系统发布后,将全方位、多维度地覆盖各种场馆内外场景,形成连贯的信息场与信息链,为场馆侧引导标识系统深化设计提供基础,为建设独具特色的杭州亚运会、亚残运视觉形象系统助力。



 来 源 |设计艺术学院
 编 辑 |方   舟 刘雪霏 赵雨岑
 审 核 |丁剑锋 徐   元 





上一篇:勇立潮头,网运钱塘下一篇:城乡营造的设计创新,助力城乡经济一体化
copy(2011)中国美术学院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powered by BOC
  • 首页
    HOME
  • 创意团队
    TEAM
  • 服务内容
    SERVICE
  • 创意案例
    CASE
  • 创意资讯
    NEWS
  • 创意丛书
    BOOK
  • 创意客户
    CUSTOMERS
  • 关于我们
    ABOUT
  • 联系我们
    CONTACT
招贤纳士合作伙伴媒介展示
业务范围服务流程
领导关怀
专家团队设计师团队
联系方式在线留言
  • 领导关怀
日期:1970-01-01
上一篇:没有了下一篇:没有了
copy(2011)中国美术学院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powered by BOC